豬血是屠宰場大量產生的副產品,多用于血腸制作,也有用于提純補鐵藥劑使用,但是由于豬血的產量過大,而且人們對直接食用豬血越來越抵觸,導致豬血的經濟價值被廢棄,豬血也是富含蛋白質的動物蛋白原,能否將豬血用于生產蛋白胨呢?下面將豬血生產蛋白胨的過程步驟以及關鍵性操作步奏和大家分享一下。
豬血生產蛋白胨的主要原理是堿性酶解:取豬血100公斤,加入清水82公斤攪動均勻后,加熱至煮沸,傾入保溫缸內,當其降溫至40℃-42℃時,在充分攪拌下,緩緩地加入濃度為15%的少許稀堿液(氫氧化鈉水溶液)精細調節其pH=8.2-8.6范圍內,使呈弱堿性。然后,經適當冷卻后,一邊攪拌,一邊加入豬胰腺槳11.5公斤-12公斤,同時加入占料液總重量0.2%的氯仿(三氯甲烷)防腐,使缸內料液于40℃-42℃下保溫堿性酶解5小時-6小時(注意:酶解過程中,液溫不可低于37℃)。
酶解液取樣用硫酸鋅法或作雙縮脲反應檢驗合格后,即可用少許濃度為5%的稀鹽酸精細調節料液的pH=5.4-5.8范圍內待用。
將上述已達酶解終點的料液送入鍋中加熱煮沸10分鐘-15分鐘;再按料液重量的1%,加入精制食鹽(鈣鎂鹽<0.8%)充分攪拌10分鐘;然后,用濃度15%的稀堿液精細調節其pH=7.4-7.6為度。靜置。待液料完全澄清后,虹吸出上層清液放入雙層布袋進行過濾;下部沉淀物可加入70%熱水大約40公斤再行煮沸一次,并趁熱過濾之。
將所收集到的上述二次濾液進行合并,然后送入真空濃縮器(一般常壓濃縮鍋也行)進行濃縮。當期濃縮至外觀呈粘稠膏狀時,即可取出,分裝于潔凈的搪瓷盤中,于60℃下低溫烘干(最好采用遠紅外線干燥器)后,再經磨粉、篩析、化驗、稱量、分裝,即得合格的蛋白胨成品。